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热门:有解思维、干在一线 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微山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网    时间:2023-02-10 22:45:28

2022年,微山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亮丽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3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增长20.4%,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实现外贸进出口59.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83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在济宁市排名靠前。获得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76项,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及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资料图片)

2023年,微山县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争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县域先锋,争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省级文旅康养强县、省级渔湖食品产业强县。

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微山县紧紧围绕先进制造、文化旅游、港航物流“三大方向”,加快建设新动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坚定不移大抓先进制造业,持续深化“干部助企攀登”活动,“一链一策”壮大稀土、中医药、渔湖产品加工、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稀土产业,在开发区建设占地500亩的稀土工业园,在韩庄镇建设占地1000亩的稀土产业园,形成“一产两园”产业格局;面向全国举办稀土产业推介会,加快推进高性能磁性材料速凝片、永磁毛坯、稀土矿深部开采、银河稀土精矿预加工、亨润达稀土合金和稀土尾矿综合利用等延链项目,建设全国首个稀土产业中上游全产业链基地,积极推进补齐下游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中医药产业,以投资17.8亿元的山东健康集团康源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为依托,研发水蛭、荷叶、芡实、莲心等微山湖道地药材,实施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及中成药深加工项目,打造全省特色中医药基地,产值突破20亿元。渔湖产品加工产业,一方面,做好养殖文章,完成2.3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生态养殖面积发展到23万亩以上,叫响“好水出好鱼,好渔在微山”品牌;加快馨荷麻鸭育种基地建设,叫响“中国麻鸭之乡”品牌。另一方面,做好加工文章,扩大现有渔湖产品、休闲旅游食品等产品规模,打造农渔预制菜全产业链,争创省级渔湖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新能源产业,配合宁德时代项目布局,发展“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加快建设投资20亿元的年产5GWh大动力锂电池、投资4.3亿元的储能调峰电站等项目,打造省内一流新能源产业基地,产值突破20亿元;全力推进投资100亿元的独山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二是坚定不移实施文旅突破,持续放大5A效应,有序实施投资50亿元的微山湖渔家里综合开发、投资5.7亿元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投资5.2亿元的环岛风景带、投资7800万元的百荷园生态示范基地、投资5000万元的微山湖大运河博物馆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环南四湖生态文旅观光经济带,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北方最大的内陆湖泊文化旅游综合目的地。

三是坚定不移壮大港航物流业,深化与济宁港航集团、徐钢集团、枣矿集团合作,提速建设“一港五区”和投资15.5亿元的鲁西南港航冷链智慧物流项目,全力打造微山亿吨大港。

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微山县坚持科创、投资、需求、争取“多向发力”,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突出科技创新。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实现规上企业研发团队、研发平台、研发活动“三个全覆盖”。

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设立北京、杭州、深圳、福州四大招商联络处,强力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引进建设过亿元项目25个以上,到位内资5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以上。

三是强化需求拉动。实施“消费提振年”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节会活动、提振房地产消费、发展电商贸易等多种形式,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推动消费扩容回补、提质升级。四是做好向上争取。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政策包”,抓好16个政策性金融开发工具项目、18个专项债项目争取,向上争取资金突破40亿元。

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抓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两大重点”,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

一方面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高标准完成9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1亿元,实施南四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加快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打好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实施水污染治理项目5个,完成稻田退水1.3万亩、菹草治理9万亩,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打造全域美丽幸福河湖,保障南四湖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着力增强工作执行力落实力

微山县树牢有解思维、始终干在一线,转作风、强督查,以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会议形式、传导压力,创新实行“县政府常务会议到县直部门召开”,哪个部门工作落后,就到哪个部门开政府常务会议,激发奋起直追动力。

二是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继续在全县叫响“副县长向县长看齐、局长向副县长看齐”,看县级干部“工作状态、敬业精神、一线调研、研究谋划工作”等情况,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

三是强化问题导向、一线工作,围绕问题抓落实、围绕名次抓落实,到一线找县长、在现场抓推进,营造“人人争当先行官”的干事氛围。

四是深化长牙督查、强抓执行,在济宁市政府办公系统率先推行“全员督查”机制,建立“3+8+N”县乡一体强督查体系,优化提升督查力量,继续实行“奋斗榜”“鞭策榜”,与年度考核加减分挂钩,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微山落地落实。

(通讯员 郭鑫)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