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新食品安全法试题(2)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14 16:53:36

新食品安全法试题2016


【资料图】

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实行许可制度,从事()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A.食品生产 B.食品销售

C.餐饮服务 D.销售食用农产品

4.《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的要求是()。

A.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B.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C.加强食品检验工作

D.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5.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责任( )。

A.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B.入网食品经营者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C.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犯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

D.违犯本法规定的义务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6.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 )。

A.食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

B.食品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

C.食品成分或者配料表、食品添加剂名称、贮存条件

D.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7.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 )事项。

A.食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

B.成分或者配料表、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码

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8.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该怎么做?()

A.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B.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C.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D.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9.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法律 B.法规

C.产品订单和合同要求

D.食品安全标准

10.生产()的企业,应当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保证其有效运行,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A.保健食品

B.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C.婴幼儿配方食品

D.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1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进行监测。

A.食源性疾病 B.食品污染C.食品中的有害因素 D.食品腐`变质

1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 B.化学性

C.物理性 D.辐射性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B.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C.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D.食品行业协会对违犯《食品安全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14.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做到:()。

A.取得相应资质许可

B.建立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C.对监管部门食品抽检要付相应检验费

D.接受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15.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A.名称、规格、数量

B.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

C.进货日期

D.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6.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

A.虚假内容 B.疾病预防的内容

C.生产许可证编号

D.治疗功能的内容

17.下列关于《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的是()。

A.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B.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只需要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其他的不需要

D.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18.集中交易市场的(),应当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其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A.开办者 B.柜台出租者

C.展销会举办者 D.监督管理部门

19.关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B.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县级以上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

B.新闻媒体应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C.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

D.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21.国家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公布。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B.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调查处理信息

D.国务院确定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信息

22.违犯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A.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B.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C.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D.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23.违犯本法规定,拒绝、阻挠、干涉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B.事故调查处理

C.风险监测 D.风险评估

24.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

A.立即停止进口

B.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

C.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通报

D.接到通报的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5.县级以上地方人`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

A.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

B.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未及时组织整治,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

C.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

D.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判断题(本部分每题1分,共10分)

1.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得用做其他食品生产。( )

2.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一致。( )

3.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提出复检的,复检仍可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

4.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

5.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

6.明知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

7.转基因食品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8.铁路、民航运营中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制定。

9.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

10.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规定给予拘留。( )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商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